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科技人才

科技特派员在行动:
扎根田间,为花卉产业“把脉开方”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济南市花卉产业服务团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 2025-06-17 09:34 浏览次数: 字体:[ ]

济南市花卉产业服务团在团长刘玉文的带领下,紧紧围绕花卉新品种的培育、新技术和新成果的应用转化,带领商河县花卉产业打开了崭新的局面。一是针对花卉育种“卡脖子”问题引进科研力量,指导花卉企业申请新品种专利,联合省农科院等开展新品种研发工作,除进行红掌、蝴蝶兰杂交育种外,还收集了56个优质多抗绣球品种进行良种选育,收集了80多个兜兰品种进行引种栽培技术研究;二是为花卉种植户提供盆花种植技术指导,帮助解决水肥一体化、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难题,制定中短期发展战略;三是依据济南花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线上+线下花卉销售新模式,近3年来花卉销售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2%,为花卉销售注入强劲动能。



直击产业瓶颈,以技术创新实现突破           

品种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不足,是当前花卉企业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不仅增加种植成本,也限制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自主研发的花卉新品种少、种苗依赖从外地购进等问题,花卉产业服务团帮助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机制,共同开展花卉新品种培育、种植技术研发等工作;指导建立花卉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帮助企业积极争取研发税收优惠、研发补助等政策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和风险。为丰富济南市盆花资源类型,每年召开新品种观摩及推介会2次,在服务团指导下,已累计申报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余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4项。



针对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容易导致跟风种植,出现单品过量、产品滞销等情况。花卉产业服务团积极帮助搭建花卉产业大数据平台,整合市场供需、价格、种植面积等信息,为企业和种植户提供市场预测和决策依据,引导合理种植、科学种植,在服务团帮助指导下农户种植收益显著增加,以蝴蝶兰种植户为例,平均每亩增收达到1.23万元。服务团积极帮助挖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指导企业发展花卉深加工产业,加强花卉在药用、食用、保健、化妆品等领域的开发利用,推动花卉产业与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花卉主题旅游景点、特色小镇等,开发花卉文化创意产品。


点上深耕、面上拓展,系统化培育花卉专业人才

在花卉产业中,科技人才是创新的核心力量,拥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在“点”上,服务团针对遴选花卉育种、智能栽培等关键领域,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设立专项研修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解答+实地操作”模式,定向培养技术攻关型人才;在“面”上,服务团重点选取有花卉产业的几个乡镇开展培训,在贾庄镇(南庞村、后贾村、前贾村、郇家村、贾洼村、孟东村、孟西村等村)、许商街道办事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开展“田间课堂”“线上云培训”等普惠性教育,覆盖花农、合作社成员及返乡创业者。通过“精准滴灌”与“全域覆盖”相结合,逐步构建起从高端技术人才到一线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育体系,为花卉产业创新发展筑牢人才根基。自服务团成立以来,已开展各类专题培训5期,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



以“生产+关怀”双轮驱动,赋能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下,“关注生产,心系花农”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花卉产业服务团推动花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实践。一方面,服务团通过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入智能温控灌溉系统、推广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系统性提升花卉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从源头增强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针对花农在技术、销售、资金等环节的痛点,开展“一对一”农技培训、搭建电商助农平台、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切实解决花农后顾之忧。在服务团指导下,乡村绿洲、涌润公司等公司购置花卉保险,在发生极寒天气导致花卉损失,直接收到理赔款20多万元,保障了种植主体的基本收益。这种“生产提质”与“服务惠民”的双向发力,既推动了花卉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更让花农成为产业升级的直接受益者,真正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保障同频共振。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