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新闻 > 工作要闻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将农业科技写在乡村振兴答卷上----宋晨晨
发布日期: 2024-07-18 09:43 浏览次数: 字体:[ ]

本网讯:【农村科技处 报道】科技是我国农业突出重围的重要依托,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强化先进适用技术的示范推广,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打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部署,通过区科技局的严格考察,我有幸成为一名山东省科技特派员,依托章丘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工作。我严格按照科技特派员的要求,在适当兼顾自己原有工作的情况下,全力履行科技特派员的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认真工作,刻苦钻研,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个人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守初心:心怀创业梦想“新农人”

周所周知,我是2013年大学毕业返乡创业的,成为科技特派员以来,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园区已由最初简单的种菜卖菜发展成集果蔬种植、生态养殖、观光旅游、科普教育、技术推广为一体的综合园区。园区内建有各类蔬菜大棚100余亩,标准化猪舍6000㎡,辐射带动周边土地2000亩,带动就业80余人。也是集种养加一条龙、产供销一体化、猪-沼-菜(果)四位一体,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科技小院、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生态农场、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济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等50多项荣誉,本人先后荣获全国百强乡土人才、齐鲁乡村之星、山东省青联委员、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山东省农民工之星等荣誉称号。

秉臻心:倡导循环农业“兴农人”

加强与高校等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创办了“金园园艺研发中心”,加强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先后引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12项农业实用技术。公司种植蔬菜有富硒西红柿、黄瓜、茄子、韭菜等40余种,水果有富硒大樱桃、晴王、西瓜、哈密瓜等10余种。除了蔬菜水果外,还有蔬菜面条、石磨面粉、土猪肉、香肠、芦花鸡蛋等10余种产品。来园区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黄瓜卖到10元1斤,西瓜卖到18元1斤,仍然供不应求,常年雇佣当地村民前来务工,解决当地就业劳动力80余人。

砺恒心:传授种植本领“领路人”

先后投资600万元,建设了3000㎡济南市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培训中心,立足农村科普教育推广,依托蔬菜产业,聘请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16名专家到示范园对菜农进行现场培训,并与全国人大代表刘建军研究员等7位专家签订了技术服务指导协议,每年培训技术骨干100余人。经过几年的不断摸索、种植、研发,成功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完成省级标准化试点1项,济南市农业地方标准1项,成立了济南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推广航天育种蔬菜新品种27个,累计种植5000余亩。在农业农村部申请植物新品种登记1个。公司申报的“山东章丘番茄科技小院”成为山东省首个国家级科技小院,也是山东农业大学第一家科技小院。连续7年承担济南市高素质农民培训及农业技术培训工作,每年培训种植户3000人次以上。

聚民心:真情回馈社会“暖心人”

公司已吸引6名大学生来园区就业,就近解决劳动力就业80余人。采取基地+农户的模式,为100余户附近菜农解决蔬菜销售问题,每户每年增收约2万元左右。园区附近村庄多年来有种菜的习惯,为此,联合相关部门、合作社成立了章丘无公害蔬菜协会,广大菜农在协会指导下组织生产,协会负责销售,有力地促进了蔬菜种植业的健康发展。园区还成立了“我的兄弟姐妹残疾人扶贫基地”,积极吸纳残疾人、贫困人员来园区就业,每人增收1.5万元左右。多年为全村8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品,为学生发放助学金,在疫情以及河南特大洪水等灾情期间积极捐赠急需物品,积极参加街道组织走访困难群众、敬老院等公益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