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工作剪影之六--章丘区宋晨晨
发布日期:
2023-08-11 09:50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大 中 小]
本网讯:【农村科技处 报道】章丘绿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科技特派员宋晨晨,认真履行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强化科技服务意识,扎实工作,刻苦钻研,有效推动了章丘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一是努力创建国家级番茄科技小院,探索农技服务新模式。宋晨晨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济南市农科院合作共建章丘番茄科技小院,成立科技特派员队伍,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全国人大代表、省农科院研究员刘建军,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主任、侯丽霞博士等7名专家签订了技术服务协议,引进了粉柿宝、戴安娜等番茄新品种18个。其中“粉柿宝”正在农业部申请植物新品中登记。引进种植国内外高品质(樱桃)番茄新品种,开展不同设施类型、不同栽培茬口的品种比较筛选试验。对引进种植的番茄新品种开展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筛选。开展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达到投入降低、产品安全性提高、效益增加的安全高效技术标准。
二是成功打造国家级生态农场,助力乡村振兴。宋晨晨的农场在生态养猪方面获农业部频发的“科技示范场户”牌匾。在种植蔬菜方面,建设冬暖式大棚9个,建筑面积13200平方米,高标准连栋温室大棚18000平方米,大樱桃连体大棚10000平方米。种植西红柿、黄瓜、茄子、西瓜、甜瓜、辣椒、西瓜、韭菜、大葱等各种蔬菜。利用沼渣、沼液做肥料,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冲施肥,用诱虫板、杀虫灯、防虫网、喷施沼液、施用生物菌肥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建立了农残检测室,配备了农残快速检测仪、冰箱、试验台、电脑等仪器设备,检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2022年度成功获得了国家级生态农场荣誉称号。
三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与山农大联合建立了“园艺研发中心”,设立了实验室、检测室、电子信息室、图书室、档案室,配备了显微镜、恒温箱、发芽箱、农残测定仪、温度记录仪等仪器设备,取得了一批科技研发成果,在生态循环农业基地建设、病虫害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EM菌的扩繁与应用、太空蔬菜高产栽培技术、富硒农产品生产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开展了科技创新活动,在增施有机肥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富硒农产品技术、蔬菜病毒病防治等方面实施技术创新,先后引进了粉柿宝等18个番茄新品种,太空特大南瓜等太空蔬菜新品种20余个,并取得突破性成果。成功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一项发明专利已受理正在申报中。园区荣获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
四是建立健全了科技培训体系,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建设了“济南市设施蔬菜科技示范培训中心”。建筑面积2790㎡。其中,培训教室6间,面积500㎡。可供500名学员同时培训。2022年以来,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2期,稳粮保供专题培训3期,农产品质量安全1期,农业技术培训40余期,累计培训2万人次。培训对象为主要为原贫困村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及济南周边农户,发放品种介绍、高产栽培技术等材料2万余份,确保都能得到有效的指导,全面掌握蔬菜生产管理技术,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提高蔬菜种植水平。
近年来,宋晨晨培育出的蔬菜新品种不仅满足园区种植需求,吸引济南及周边大中城市居民进行采摘,而且辐射带动周边园区及群众广泛种植,预期可累计实现产值3000万元以上,带动周边100余户菜农增收致富,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群众的种植水平,营造了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另外,通过栽培技术集成,减少了肥料、农药用量15%以上,对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