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优化营商环境

市科技局2022年度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
发布日期: 2023-01-09 10:27 浏览次数: 字体:[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指示要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全面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聚力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成效显著。

一、领导重视情况。单位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亲自部署协调本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纳入局党组会和办公会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领导和推进机制。建立“周部署、月调度、季督导、年考评”督导机制,明确专人、专责推进,形成了局党组统一领导、法规处牵头组织、各处室单位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我局负责包容普惠创新——创新创业——健全技术创新中心网络,任务已完成。结合济南市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按照省技术创新中心有关标准和要求,组织申报24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经省科技厅专家评审,前期省厅对拟建设的技术创新中心进行了公示。2022年11月21日,省科技厅下发《关于批准建设2022年山东省技术创新中心的通知》(鲁科字[2022]154号),我市有5家技术创新中心进入名单,居全省第一位。

三、服务企业情况。扎实开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613家,同比提高31%。391个项目获2022年度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计划评审立项,争取省级科技经费4605万元,立项数、资金额均为全省第一。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聚焦四大主导产业重点方向发布15项需求榜单,面向全国征集优质科创资源,省市财政资金投入7807万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4.73亿元,被市委组织部认定为全市“工作创新突破”项目。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我市领军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承担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3个,争取省拨资金2.42亿元,立项数和资金额连续4年居全省首位。扎实推进“氢进万家”“北斗星动能”“服务器高端芯片”等省级科技示范工程,带动行业创新能力整体跃升。强化市场主体服务保障。关注疫情发展变化和企业困难诉求,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持续开展“送政策进企业”“科技创新政策宣讲月”等活动,通过济南科技微信公众号、济南科技局官网、爱济南客户端、“泉惠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及时发布政策具体条文及解读,跟进做好相关常态化、制度化服务保障工作,受到普遍欢迎。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不断深化我市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配合做好“一网通办”相关工作。开展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规定和实际情况自查清理工作。加强事项监管,制定《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编制并及时公开抽查事项清单及抽查计划,收到较好效果。

四、改革创新情况。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环境。研究制定《济南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济南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实施办法》《济南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济南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战略支撑引领作用,为“科创济南”建设提供政策支撑。制定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工作措施。沟通协调16个相关市直部门单位,经反复征求意见、修改完善,结合我市实际,以市科创委的名义研究制定了《关于落实〈贯彻落实《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具体措施〉的工作措施》(济科创委发〔2022〕1号),抓好工作有序有效推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入选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技赋能改革》入选科技部科技体制改革案例库。前期已推荐上报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作为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典型案例,目前正在评审中。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科技成果源头供给不足、企业创新主体能力偏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有待创新等问题不足。2023年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将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动、科技双创载体提升行动、重大创新平台提升行动、产业支撑创新能力提升行动、高端人才集聚提升行动五大创新提升行动,实现科技创新实力大幅跃升,创新能力全面增强,为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提供坚实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