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废”为宝,循环经济促发展--记济南钢城大润果品科技特派员
发布日期:
2021-10-26 10:35
浏览次数:
次
字体:[大 中 小]
本网讯:【农村科技处报道】济南钢城大润果品专业合作社在科技特派员李慧峰、苒坤和魏树伟的技术指导和带动下,2021年充分利用当地土地和水资源的优势,实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村民组织起来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又美化了乡村环境。合作社探索出来的“肉鸡养殖——鸡粪+果树枝叶+秸草培肥还田——高档品牌水果”作法,真正实现了乡村产业绿色循环发展。
济南钢城大润果品专业合作社位于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大龙门村,成立于2014年12月,现有成员104户,带动周边农户200余户,年增加社员纯收入4000余元,带动周边各村劳动力约一千余人,其中以套袋工、剪枝工为主,实现农民工增收约16万元。设有固定办公场所,占地4009平方米, 2015年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合作社,2018年果园实现1200亩智能水肥一体化,2019年被评为省级农民林业示范社,同年被评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大润”和“一串宝”两个知名商标。2020年被评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基地创建以来合作社不断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合作社办公司带农户”的经营模式,经营范围不断扩大,逐步发展成为集标准化畜禽养殖、自制有机肥、优质种苗培育、绿色品牌果品种植、苹果种植技术推广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合作社。
一、发展绿色果业,引领产业转型
合作社所在的大龙门村地处济南市钢城区艾山街道西南,南临新泰市泉沟镇,四面环山,是典型的山区村,也是省级贫困村,全村地域面积4500余亩,有两个小一型水库,农业资源丰富,但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产业层次较低,村民一直没有摆脱产业落后的局面,为引导产业转型,科技特派员李慧峰、苒坤和魏树伟走遍科技示范基地签约的所有村庄。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发展高效农业,大力宣传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大润果品专业合作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在三位科技特派员的带领下走合作共赢路线,发展循环农业。合作社现有土地面积2300亩,其中苹果1200亩,中草药500亩,花椒600亩。合作社在经营上采取“四统一”,即统一生产资料供应,统一果树修剪,中草药种植技术管理,统一防疫,统一储存销售。
二、集中标准化养殖,改善农村环境
大龙门村自90年代初就有肉鸡养殖的传统,水源上游和村内外共有肉鸡养殖大棚21个,因设施落后,粪污处理能力差,对村内环境影响极大,2020年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成立以来,合作社在艾山街道党工委和大龙门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李慧峰、苒坤、魏树伟三位科技特派员的带动下,合作社又成立了“山东鹏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由公司牵头加合作社加养殖户的新经营模式,审批127.8亩养殖用地备案手续,公司一期投资1600万元把大龙村内的养殖户都集中到标准化养殖场内,年出栏100万只肉鸡。增加了社员的经济收益,带动周边各村劳动力约1000余人,其中以养殖技术人员、刷棚工和逮鸡工为主,实现农民工增收约20万元。既美化了村庄环境,又带动了产业振兴。
三、以“粪”为美,变“废”为宝
标准化养殖场的畜禽类粪污每年大约1500吨由合作社统一收集,鸡粪是粪和尿的混合物,它含有很多的氮素、磷和钙,所以有机物的分解比较快,它的利用率是70%,是制造有机肥的主要原料。合作社每年剪下的苹果树枝大约3000吨,传统的苹果枝处理是个难题,果农要么随意堆放在田间地头,要么就直接焚烧,经过分析检验苹果枝条含有6%的粗蛋白、21%的木质素、50%的纤维素,是培育发酵优质有机肥的好原料。经科技特派员李慧峰牵头与山东农业大学合作,购置专用有机肥生产设备。将树枝粉碎后和鸡粪搅拌均匀,经有机肥处理设备处理后生产有机肥。2020年制作有机有机肥3000吨,计划2021年生产有机肥5000吨。为构建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创建品牌生态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进攻渔业新产业,开拓致富新天地
2020年10月,大润果品科技特派员队伍发现渔业非常有前景,联想到村里有水库闲置,萌生了搞渔业的想法。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在艾山街道及大龙门村委会的帮助下,利用现有的资金,在大龙门村租了闲置水库76亩,建立鱼塘。以前,水库闲置,杂草丛生,水质恶劣。经过清淤处理后,开始养殖草鱼,投入鱼苗2万尾,2021年下半年合作社的鱼塘实现了自繁自育并上市销售,年收入10万元以上,并且,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先后带动了周边村民增收致富。